314万的教训!品牌的自救打假路

August 深度    

听“它们”说,打击假冒伪劣绝不停止。

消费者是销售链路的终端,掌握消费者等于掌握金钱密码,于是假冒伪劣案件频发,“李逵”和“李鬼”真假辨别,一旦出了事,谁来为消费者的信任“买单”?

这不仅是消费者所关心的,品牌们因此也“抓耳挠腮”,柜台换货以假乱真、山寨“蹭流量”......新型高级手段层出不穷,从明显的假货或抄袭发展到隐性的“蹭”品牌,涉事品牌也从国际大牌逐渐扩散到国货品牌。

美妆行业早已成为假冒伪劣的高发地带。比如近日,就有消息爆出,4家化妆品公司因“恶意仿冒联合利华的包装”被判314万元的赔偿。

验证您的手机号码
即可无限制查看聚美丽文章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