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货美妆离日韩大牌还有多远?

左祐

外交风波冲击日妆消费股,资生堂、高丝股价大跌。

刚从核废水风波中缓了半口气的日妆,又陷入新的危机中。

近日,因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不当涉台言论,引发中日关系日趋紧张,国际社会对其行为强烈谴责批评。
同时,据央视财经数据显示,11月17日开盘后,日本股市多只消费股出现大跌,其中,资生堂(东京证券交易所代码:4911)股价一度跌超11%,市值蒸发近55亿元(注:14日收盘市值489.22亿元)
△图源:moomoo app
不仅如此,高丝POLA ORBIS等日妆企业的股价都受到了影响。而截至11月18日,资生堂的市值已暴跌至430.92亿元,两天蒸发近60亿
以此为该时间节点,聚美丽梳理了15家中日韩三国的化妆品上市企业市值与业绩情况来看,发现有以下信息值得关注:
1、资生堂受外交风波影响,市值暴跌至444亿元毛戈平(股票代码:01318.HK)市值飙升,与资生堂的差距越来越小
2、15家市值TOP企业中,中国企业占9席,但在营收方面,仍与资生堂爱茉莉太平洋集团(股票代码:090430.KRX)LG生活健康(股票代码:051900.KRX)等企业仍有一定差距
3、韩妆新秀APR(股票代码:278470.KRX)市值表现亮眼市值近400亿元,溢价能力突出。
    差距缩小,资生堂市值暴跌60亿?
值得注意的是,截至11月17日收盘,中日韩美妆上市企业市值TOP5分别为资生堂、毛戈平、APR、巨子生物、爱茉莉太平洋集团,且这五家企业市值都在350亿元以上。
其中,中国与韩国企业各2家,日本企业仅占1席。
从上图可以发现,目前资生堂在市值层面已不再有绝对优势,毛戈平、APR等新起之秀正在努力赶超,差距仅在50亿元左右。
截至18日收盘,资生堂市值跌至431亿元,毛戈平涨至407亿元,差距进一步缩小至24亿元
不过,从2025上半年业绩表现来看,资生堂、爱茉莉太平洋集团、LG生活健康还是占据绝对优势,从目前上图统计的15家化妆品上市企业中,且唯三破百亿的企业。
其他如部分日韩妆企(如I-ne、爱敬产业、ABLE C&C等)及部分中国企业(如水羊股份、逸仙电商等),综合考虑其整体规模与行业代表性,本次分析未将其作为核心讨论对象。
    中韩美妆新秀追击,日妆集体承压
而从市值与销售额对比中,可以进一步窥见中日韩美妆企业在战略定位与市场表现上的不同。
具体来看,中国较多美妆企业市值显著高于同期日韩;韩妆传统美妆企业则面临传统业务模式下的瓶颈期,估值未能匹配其营收体量;日妆企业却明显受困于增长动能不足的挑战。
C-beauty: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
2025年,中国头部化妆品企业市值榜首之争尤为激烈。8月初,上美股份(股票代码:02145.HK)超越珀莱雅(股票代码:603605.SH);10月,毛戈平首超巨子生物(股票代码:02367.HK),成为美妆板块新一代股王(详见)
而不论是上美股份、毛戈平,亦或是被超越的珀莱雅、巨子生物,这几家中国化妆品企业都展现出不同的核心壁垒。
可见,在国内消费升级与国潮热度下,A股/港股对美妆赛道呈现向好,进而推高了企业市值。另一方面,市值攀升的背后,是业绩的反馈与品类突破作为支撑。 就如毛戈平在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,珀莱雅则成为国内首个营收突破百亿的美妆集团。而成分党出圈与细分赛道的成功,使它们获得了显著的资本溢价。
而营收方面来看,新晋国货市值榜首的毛戈平亦表现稳健,2025年上半年营收25.88亿元,同比增长31.28%;净利润6.7亿元,同比增长36.1%,毛利率达84.2%。
不过,中国头部美妆企业仍处于品牌化与全球化的早期阶段。 在品牌矩阵与海外市场布局方面,尚不及发展数十年的日韩同行,整体营收体量仍有差距,但其成长潜力已获市场认可。
且目前,国货品牌仍在中国美妆市场占主导地位。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,2024年国货品牌市场份额达49.9%,预计2025年超50%,2029年达52.9%。从而可见,珀莱雅、韩束等国货品牌正持续推动市场格局重构。
J-Beauty:深陷增长困境
相比之下,此次市值大幅下滑的日妆企业,如资生堂高丝等却普遍陷入增长瓶颈。
以资生堂为例,2025年上半年净销售额同比下跌7.6%,其中,中国及旅游零售市场成跌幅最大地区,较去年同期下跌两位数(详见)。不过,2025年前三季度,集团净销售额同比下跌4.0%,营业利润亏损333.50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15.41亿元),同比暴跌1627.71%(详见)
而在贡献销售额比重第一的中国及旅游零售市场,资生堂前三季度仍为负增长。尽管第三季度该地区销售额转为8.1%的正增长,呈现回暖迹象,但受近期中日外交关系波动的影响,其在华销售仍面临不确定性。
△图源:资生堂2025年三季报
K-Beauty:两极分化加剧
而本次上榜的三家韩国美妆企业,APR、爱茉莉太平洋集团、LG生活健康,则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。
备受资本青睐的新起之秀APR异军突起,2025年Q3单季营收3860亿韩元(约合人民币18.88亿元),同比增长121.7%;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52.9%,净利润同比增长366.3%。其营收、利润均实现了三位数的同比增长,创下历史新高。
其因得益于创始人兼CEO金炳勋的战略眼光密不可分。其中,类似苹果的“设备+生态”策略模式,提高用户粘性和复购率,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用户生态系统。
与这家新贵形成对照的是,部分传统巨头正面临营收下滑与利润收缩的挑战。
LG生活健康此前长期位居韩妆营收榜首,但2025年上半年美容业务营收同比下滑11.5%,营业利润下降70%,其因主要受传统免税渠道萎缩和北美投资扩大导致费用增加的影响。
而从市值表现也可以看出,LG生活健康的品牌溢价相对较弱,市值甚至低于营收匹配水平。
总的来说,在外交风波与市场竞争下,中日韩美妆赛道格局正生变。
中国美妆企业,虽营收规模仍有提升空间,但细分赛道的突破、品牌力升级等方面具备潜力。从目前来看,以“市值先行”的姿态缩小了与国际巨头的差距。
加之本土企业在研发、渠道、品牌建设上持续发力,叠加国内消费市场,中国化妆品企业有望实现从“追跑”到“领跑”的跨越。
而全球美妆市场的竞争已进入新的回合,技术、品牌和战略的全面比拼才刚刚开始。

消息来源:moomoo、雪球app,各企业财报

验证您的手机号码
即可无限制查看聚美丽文章全文

跳过 5